聰明勿使外散,古人有纊以塞耳,旒以蔽目者矣;
耕讀何妨兼營,古人有出而負耒,入而橫經者矣。
關鍵詞:圍爐夜話
聰明的人要懂得收斂,古人曾有用棉花塞耳,以帽飾遮眼來掩飾自己的聰明的舉動。耕種和讀書可以兼顧,古人曾有日出扛著農具去耕作,日暮手執經書閱讀的行為。
[評語]
聰明豈在耳目?實在是在一個心啊!“纊以塞耳,旒以蔽目”,目的在使心不為雜事所干擾,不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上罷了。聰明豈有因外散而失去的呢?聰明的人往往心志專一,如果心志不專一,必然聽而不聞,視而不見,思而罔然。何況把聰明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,又豈是聰明人的作為呢?
耕讀原本就不相妨礙,反而有相成之效。只耕不讀,造成無識;只讀不耕,造成文弱。耕所以養身,讀所以養心,有耕有讀,才是一個有心有力的人?,F在的年輕學子要靠打球來鍛煉,卻未必長久,也無生產可言。倒不如古人寓耕于讀,既能天天活動,又可年年生產,來得聰明些。
纊:棉絮。旒:帽子前面下垂的飾帶。負:扛著。耒:耕田用的農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