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子曰:凡處軍相敵:絕山依谷,視生處高,戰隆無登,此處山之軍也。絕水必遠水;客絕水而來,勿迎之于水內,令半濟而擊之,利;欲戰者,無附于水而迎客;視生處高,無迎水流,此處水上之軍也。絕斥澤,惟亟去無留;若交軍于斥澤之中,必依水草而背眾樹,此處斥澤之軍也。平陸處易,而右背高,前死后生,此處平陸之軍也。凡此四軍之利,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。
關鍵詞:行軍篇,孫子兵法
孫子說:在各種不同地形上處置軍隊和觀察判斷敵情時,應該注意:通過山地,必須依靠有水草的山谷,駐扎在居高向陽的地方,敵人占領高地,不要仰攻,這是在山地上對軍隊的處置原則。橫渡江河,應遠離水流駐扎,敵人渡水來戰,不要在江河中迎擊,而要等它渡過一半時再攻擊,這樣較為有利。如果要同敵人決戰,不要緊靠水邊列陣;在江河地帶扎營,也要居高向陽,不要面迎水流,這是在江河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。通過鹽堿沼澤地帶,要迅速離開,不要逗留;如果同敵軍相遇于鹽堿沼澤地帶,那就必須靠近水草而背靠樹林,這是在鹽堿沼澤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。在平原上應占領開闊地域,而側翼要依托高地,前低后高。這是在平原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。以上四中“處軍”原則的好處,就是黃帝之所以能戰勝其他四帝的原因。